二手工業機器人:降本增效的“隱形引擎”
- 分類:行業動態
- 發布時間:2025-03-31
- Visits:0
在智能制造浪潮下,工業機器人已成為現代工廠的“標配”。但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,動輒數十萬元的新設備采購成本,往往成為自動化轉型的攔路虎。二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崛起,正為這些企業打開一扇低成本擁抱智能化的窗口。
——高性價比背后的機遇與選擇智慧
在智能制造浪潮下,工業機器人已成為現代工廠的“標配”。但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,動輒數十萬元的新設備采購成本,往往成為自動化轉型的攔路虎。二手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崛起,正為這些企業打開一扇低成本擁抱智能化的窗口。
一、二手市場的爆發邏輯
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(IFR)統計,2023年全球二手工業機器人交易規模突破50億美元,中國占比超30%。市場爆發背后是明確的商業邏輯:一臺服役3年的二手機器人,性能保留80%以上,價格卻僅為新機的30%-50%。以汽車焊接領域常用的庫卡KR210為例,新機售價約18萬元,二手設備僅需8萬元即可入手,且支持即插即用,1年內即可通過節省的人工成本回本。這種“低成本、快回報”的特性,精準契合了中小企業的現金流管理需求。
二、二手設備的三大核心價值
-
成本優勢
除設備采購價直降外,二手機器人還能節省17%增值稅及進口關稅(若為國產機型),部分機型甚至支持“以舊換新”抵扣。對于預算有限的企業,這相當于用1臺新機的預算購置2-3臺二手設備,快速實現產線擴張。 -
技術可靠性
工業機器人設計壽命普遍在8-10年,核心部件(如諧波減速器)壽命超5萬小時。經專業翻新的二手設備,精度仍可保持±0.05mm水平,完全滿足汽車零部件加工、電子產品裝配等場景需求。某電子代工廠引入二手發那科M-20iA后,插件作業速度達0.4秒/件,良品率從92%提升至98%。 -
靈活適配
二手市場涵蓋四大家族(ABB、庫卡、發那科、安川)及國產埃斯頓、新松等全品牌機型,支持激光切割、碼垛、噴涂等20余種工藝模塊。企業可按需選購帶夾具、變位機的成套設備,避免新機定制長達數月的交貨期。
三、選購二手設備的黃金法則
-
溯源比價
優先選擇原廠翻新機或大型租賃商退役設備,核查設備序列號、維修記錄。警惕“拼裝機”,要求提供減速機、伺服電機壽命檢測報告。 -
場景驗證
重點測試核心指標:-
重復定位精度(激光跟蹤儀檢測)
-
各軸負載狀態(空載/滿載抖動測試)
-
控制系統兼容性(PLC通信測試)
-
四、二手市場的未來圖景
隨著工業機器人保有量突破400萬臺(IFR 2023數據),二手交易正從邊緣走向主流。專業評估機構預測,2025年國內二手機器人后市場(維修、再制造、租賃)規模將超200億元。對于中小企業而言,這不僅是成本優化的捷徑,更是參與智能制造競賽的重要跳板——用二手設備的價格,享受工業4.0的紅利,正在成為制造業升級的新范式。
結語
二手工業機器人絕非“退而求其次”的選擇,而是精打細算的智慧決策。在專業檢測與風險管控的前提下,這些經歷過市場驗證的設備,正成為中小制造企業降本增效的隱形引擎。畢竟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省下的每一分錢,都是通向未來的籌碼。
互動留言
WRITE A MESSAGE TO US


版權所有:長沙鵬聚機器人有限公司 網站備案號:湘ICP備2023005493號-1